1920年台灣地名變更kap語音變化(8)
表8: 原有地名一字改做二字,以日本語訓讀來唸
| 原本舊地名 | | 1920年改後新地名 |
| 漢字 | 台語發音 | 漢字 | 日語發音 | 台語發音 |
| 大(庄) | Tōachng | 大村 | Ohomura | Tōachhoan |
| 內(庄) | Lāichng | 大內 | Ohouchi | Tōalai |
| 南(庄) | Lamchng | 南化 | Nanka | Lâmhòa |
表9: 原有地名三字改做二字,文字順序顚倒,以日本語訓讀來唸
| 原本舊地名 | | 1920年改後新地名 |
| 漢字 | 台語發音 | 漢字 | 日語發音 | 台語發音 |
| 梅仔坑 | Mûi'ákhiⁿ | 小梅 | Koume | Siómûi |
表10: 以原有地名台灣語發音,chhōe出用日本語訓讀相似ê漢字取代
| 原本舊地名 | | 1920年改後新地名 |
| 漢字 | 台語發音 | 漢字 | 日語發音 | 台語發音 |
| 艋舺 (3) | Bángkah | 萬華 | Banka | Bángkah |
| 打狗 | Táⁿkáu | 高雄 | Takao | Kohiông |
| 咸菜硼 | *HamˇcoipinˇKiâmchàipêng | 關西 | Kansai | *Goanˊxiˊ Koanse |
| 湳仔 | Làm'á | 名間 | Nama | Bêngkan |
| 茄苳腳 | Katangkha | 花壇 | Katan | Hoetôaⁿ |
| 打貓 | Táⁿniau | 民雄 | Tamio | Bînhiông |
| 阿嗹 | Álian | 阿蓮 | Alen | Álian |
表11: 原有地名三字改為二字,找出與其發音相似的字取代
| 原本舊地名 | | 1920年改後新地名 |
| 漢字 | 台語發音 | 漢字 | 日語發音 | 台語發音 |
| 槓仔寮 | Không'áliâu | 貢寮 | Ko͘lio | Không'áliâu |
| 茄苳腳 | Katangkha | 佳冬 | Kato͘ | Katang |
| 樸仔腳 | Phò'ákha | 朴子 | Bokusi | Phòchú |
註釋:(3) 安倍明義(1938) kap洪敏麟(1979)lóng無列出艋舺改名萬華。 蘇省行(1953:18)講:「萬華」這個名是民國九年日本當局施行台灣地方官制改正, 公布台北市制時,以「艋舺」兩字古怪不雅,才改用日語同音ê這個字。 《改正行政區劃便覽》48頁有一chōa字:追加 新地名萬華(台北市)、舊地名艋舺。